微山信息港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看懂“波比玩偶”实验,你就知道电视手机会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

2023-05-24| 发布者: 微山信息港|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本章是《教育心理研究》专栏的第11章。前10章依次是:1、恒河猴实验2、自证预言3、守恒实验4、阿尔伯特实验5、...
头皮白斑图片

本章是《教育心理研究》专栏的第11章。前10章依次是:1、恒河猴实验2、自证预言3、守恒实验4、阿尔伯特实验5、双胞胎实验6、白鼠实验7、镜子测试8、对偶故事法9、铁娘子实验10、认知失调感兴趣的可以翻看之前的专栏。本专栏力图通过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实验向我们揭示儿童教育的内在原理,让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做到有理有据。

本章给大家带来的是教育心理学上非常经典的一个实验,向我们演示了人们的攻击性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波比玩偶实验

人的攻击行为是如何习得的,是先天就会的,还是后天学习的?

纵观心理学的历史,人们提出过很多理论来解释攻击行为的产生。

有的理论认为:人在生理上有一种预设的攻击性程序,比如长期累积的暴力冲动,最后爆发,导致攻击。还有的理论认为是环境导致了攻击,比如总是受挫会引起人们负面情绪的积累,从而攻击。而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而今天我们介绍的“波比玩偶实验”就是为了验证这个理论设计的。

“波比玩偶实验”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助手多萝西娅·罗斯以及希拉·罗斯于1961年在斯坦福大学共同设计完成的。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除了直接的鼓励和惩罚外,行为的塑造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简单的观察、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而形成。

为了验证社会学习理论,他们设计操作了这个心理学史上著名的“波比玩偶实验”。

实验:

班杜拉招募了由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组成的,年龄在3-6岁之间的孩子。

其中24名孩子被安排为控制组,不接触任何的榜样;其余的48名孩子被分成两组,一组接触攻击性榜样,一组接触非攻击性榜样,随后按男女分组。最后,各实验组再分出一半接触同性榜样,另一组接触异性榜样。这样最终得到了8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

然后实验正式开始。

实验者先把一名孩子带到一间实验室。在路上,实验者假装偶遇成人榜样,并邀请他一起来“参加一个游戏”。儿童坐在实验室房间的一角,面前桌子上放着很多有趣的玩具、贴纸。而成人榜样被带到房间的另一个角落,面前桌子上放着玩具、一根木槌和一个充气的波比玩偶。实验者告诉孩子自己玩,然后离开房间。

随后榜样开始表演。榜样一开始都是先玩玩具,一分钟后,攻击性榜样便开始用暴力击打波比玩偶,榜样攻击行为的顺序是完全一致的:

榜样把玩偶放在地上,然后骑在它身上,并翻屋击打它的鼻子。随后榜样把波比玩偶竖起来,用木槌击打它的头部……中间伴有攻击性语言,比如”打他的鼻子、打到他……

这样的攻击持续了大概10分钟,然后实验者回到房间,把孩子带到另一个实验房间。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微山信息港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微山信息港 X1.0

© 2015-2020 微山信息港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